特区40周年|深圳奇迹背后的“红色动能”

2020-11-25 10:29:44 394

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,也是《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18-2020年)》的收官之年。

 

图片关键词


近年来,深圳探索形成了城市基层党建“标准+”模式,走出一条标准化引领、系统性建设、集成式发展的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发展新路子,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、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,为全国超大型城市高质量开展基层党建探索了一大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先进经验。

 

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十月份举办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中指出,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。

 

办好中国的事情,关键在党。

 

40年来,深圳始终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,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,不断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,努力提高党的建设质量,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,打造彰显中国共产党先进性、纯洁性的“精彩样板”,为特区改革开放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。

 

党的坚强领导是深圳乘风破浪的“红色引擎”,是特区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。

 

今天,优策政能量和各位一起来重温下,深圳奇迹背后的故事。

 

【深圳北站】

深圳北站,是这座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,人员往来频密,对社会治理提出更高要求。如何破题?由北站社区党委牵头,一个特别的联席会成立,广铁集团深圳北站等25家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,在联席会的高效协商下,交通、卫生等“交叉性”难题迎刃而解。

 图片关键词

党的十八大以来,深圳市委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,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和“天职”,不断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。2015年起,在全市深化城市基层党建“标准+”模式,健全城市基层党建制度体系,制定出台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等23项制度文件,着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。2018年起,深圳按照省委部署,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每年明确若干重点任务,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探索与实践步步深入、渐次推开。

 

【华强北】

走进深圳湾创业广场, “跟党一起创业”的魔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;在腾讯公司,党员是骨干,骨干是党员,醒目的党徽闪亮在关键岗位员工胸前;在华强北商圈,9万户企业及个体工商户、22万从业人员,实现了组织共建、活动共联、资源共享……

近年来,从非公企业到社会组织再到互联网企业,从线下到线上,深圳始终坚持把新兴领域党建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创新,着力抓组建、抓覆盖,织密基层组织之网。

 

图片关键词


【社区党建】

全市662个社区全面完成党建标准化达标,以党组织建设、党员管理、治理结构、服务群众、工作职责、运行保障“六个标准化”,克服社区党建月月“换主题”、天天“换频道”、不断“翻烧饼”和“造盆景”的问题,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水平,夯实党在城市末梢的执政基础,提升了党组织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。

持续推动资源、服务、管理下沉,让社区党委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。

搭建党群联席会议、居民议事会、民情恳谈会等议事平台,吸收党组织、党员代表、居民代表、驻区单位等共同参与,聚焦民需民情民意,做到民事民提、民主讨论、民主决策,让居民群众在参与中感受获得感。

 

【更多...】

以园区党建为抓手推进非公企业党建,明确由街道党工委直接管理,小微非公企业党建由社区兜底管理。在300多个园区全部设立党委,统一管理、服务园区内6000多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和12万余名党员。

 图片关键词

把楼宇党建作为“竖起来的社区”党建来抓,探索“楼宇+物管”“物管+企业”“大企业+小企业”等党建工作模式,依托物业公司、产权单位、骨干企业等统一设立党组织,200余个20层以上商务楼宇统一设立党委(总支)。

 

以行业协会商会为重点带动社会组织党建。深圳在2004年率先实现行业协会与党政机关脱钩的基础上,坚持脱钩不脱党,推动律师、注册会计师等行业协会和潮商商会等异地商会等全市700余家行业协会商会100%建立党组织,确保社会组织“长在红旗下,跟着党旗走”。

 

图片关键词